海淀区网球运动协会协办2021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网球比赛顺利举行

赛事提醒定制

为保证比赛安全、有序的进行,组委会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准备防疫物资,所有比赛日从入场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到赛会签到,均有专人负责,定时进行场地消毒,将保障工作落实到每一处细节,全力为本次赛事保驾护航。

为更好的推广网球运动,承办方为每一位参赛选手准备了本次大赛纪念品,受到参赛小运动员的喜爱,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增加了比赛的仪式感和孩子们的参与感。

在首日比赛开始之前,举办了短小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分为升国旗奏国歌、裁判员代表宣誓、运动员代表宣誓、宣布比赛开赛四项内容。

“北京市传统项目学校网球比赛”的参赛人员和“北京市锦标赛”、“北京市业余体校冠军赛”有所不同。参加传统校比赛更多为普通学校利用业余时间训练的在校学生和青少年网球爱好者,他们没有各区体校运动员高超的网球技术水平,但是他们又非常热爱网球这项运动,因此在注重网球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他们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所以在北京市传统项目学校网球教研组各位同仁精心细致的研究下,对比赛项目设置上做出了一些调整。

设立团体赛

团体比赛能更好的展现学校网球水平的整体实力,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设立竞技组比赛

根据参赛选手的年龄划分为五个年龄组别(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甲组、小学乙组、小学丙组),共十四个小项进行单打、双打金牌的争夺;竞技组的比赛不仅有技术上的比拼,还设置了身体素质测试,使青少年在磨练球技的同时,还要具备全面增强身体素质的意识,做到健康、均衡发展。竞技组比赛的最终比赛名次不完全是由技术比赛名次决定的,而是设置成:技术比赛成绩70%+身体素质成绩30%=最终竞技组比赛名次。

身体素质测试内容则是根据网球运动专项素质所需要的协调性、下肢爆发力、上肢爆发力、速度、耐力等设定6个测试内容,测试时随机抽选其中3个进行测试,这样就要求队员平时注重技术训练的同时对身体素质训练也不能放松。

小选手们在球场上意气风发、气场全开,他们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也展示出良好的球技、球风。小学组的小选手们毫不怯场,他们全神贯注,稳定的把握比赛节奏,令在场的观众称赞不绝。比赛过程高潮迭起,多回合精彩局面不断上演,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设立短式网球组比赛:调动参赛学生与学校的积极性

校园短式网球组的比赛于5月3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举行。相比竞技组,短式网球组比赛则是为那些初学网球,竞技水平还不太高的孩子提供一个参与比赛的机会。这个组别不需要很高的网球技巧,只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球感就可以参加,使得那些开展时间较短或平时网球训练场地有限但是又非常热爱这项运动的学校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也让这些初级的选手在和高水平运动员同台竞技时找到差距和明确了进步的目标。

校园短式网球组场地有标准网球场的1/3大小,更加适合年龄较低的选手。该组的设立意在降低网球运动对体力的要求,让广大中小学生都能够参与网球运动,享受其中的乐趣。

本次比赛设定的这三个竞赛内容得到了参赛队伍和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大家也一致认为青少年阶段的网球训练,不应该只单单注重技术的发展,而应该要注重青少年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最终获得冠军的选手一定是技术和身体综合能力都非常优秀的运动员,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是这个阶段的主要训练目标。这两个竞赛环节的设计,能更好的促进大家对青少年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关注。

此次网球比赛为北京市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球技的平台,提高了中小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球文化氛围。同时,也通过网球运动培养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北京市校园网球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网球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届比赛都会调整一些竞赛细则,尽量使运动员和教练员有更好的比赛体验,推动传统校比赛朝着规范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力争办成北京市的精品赛事,让更多北京市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参与其中。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月清/制作

区业体校/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