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运动训练中心

赛事提醒定制

行政法人国家运动训练中心(简称国训中心、国训)是中华民国国家体育代表队选手(简称国手)的训练基地,为教育部主管的行政法人机构。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英语)机构概要成立时间1976年前身机构教育部体育署国家运动选手训练中心后继机构运动部国家运动选手训练中心类型行政法人机构管辖范围中华民国驻地高雄市左营区世运大道399号首长董事长:张廖万坚(教育部政务次长兼)执行长:龚荣堂副执行长:黄泰源、梁永斌任命者行政院院长任期董事、监事任期为四年,期满得续聘一次。但续聘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三分之二,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上级部门教育部主管授权法源《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条例》网站http://www.nstc.org.tw影像资料国家运动训练中心大门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与国家体育场

目录

1 沿革

2 组织架构

3 历任首长

4 场地设施

4.1 训练设施

4.2 空间

5 整建计划

6 参考资料

7 外部链接

沿革

1975年,国家代表队为了参加1976年蒙特利尔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当时总统府参军长兼任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黎玉玺上将向国防部借用海军陆战队胜利营区,当作选手训练基地。

1976年,由于海军陆战队陆战第九九师第六五九团(加强步兵团)驻地胜利营区幅员广阔、气候适宜,各项运动场地集中,经征得国防部同意继续使用,遂于1976年11月正式成立“左营运动训练中心”。

1992年,左营运动训练中心由教育部与国防部以契约方式继续借用,并委托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代为管理。

1997年,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成立,左营运动训练中心仍委托中华体总代管,惟其业务辅导改由体委会办理。

2000年12月,为了积极准备2001年东亚运等重要国际赛会,体委会拟订《国家运动选手实施计划》报奉行政院核可,左营运动训练中心改制为临时性机关“国家运动选手训练中心”,继续办理国家运动选手的培训工作。

2013年1月1日,体委会降编改制为教育部体育署,国家运动选手训练中心划入体育署。

2014年1月22日,总统令,制定公布《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条例》。

2015年1月1日,《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条例》施行,原隶属教育部体育署的国家运动训练中心改制更名为行政法人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于教育部辖下。

2024年8月,行政院宣布落实赖清德总统设体育暨运动发展部竞选政见;设体育暨运动发展部咨询小组[1],9月公布咨询委员名单[2],10月决议定名为“运动部”[3];10月17日行政院通过《运动部组织法草案》等相关组织法修订草案[4],预计组织规划6司、1署、3行政法人[5][6]。

2025年1月7日,立法院三读通过《运动部组织法》、《国家运动产业发展中心设置条例》,因此教育部体育署升格改制为运动部,而此原隶属教育部的国家运动训练中心改隶属运动部。

组织架构

董事会:董事11-15人(任期4年、得连任一次,性别比例1/3。政府代表随本职异动)

监事3人(常务监事1人)

董事长(教育部次长兼任)

执行长

副执行长2人

部门

竞技运动处

运动科学支援处

营运管理处

教育训练处

财务室

人力资源室

历任首长

任次

姓名

就职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董事长

1

陈德华

2015年1月

2016年5月

教育部政务次长

2

蔡清华

2016年5月

2018年5月

教育部政务次长

3

林腾蛟

2018年5月

2024年5月

教育部常务次长

4

张廖万坚

2024年5月

现任

教育部政务次长

执行官 主任

1

萧忠国

1975年7月

1976年10月

左营训练中心成立,首任主任

2

齐剑洪

1976年11月

1982年1月

代理

李宗亮

1982年2月

1982年2月28日

副主任代理

3

叶宪清

1982年3月1日

1984年8月31日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学士

代理

米允有

1984年9月1日

1986年1月17日

副主任代理

4

黄贤坚

1986年1月18日

1987年2月16日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硕士

5

陈远龙

1987年2月16日

1995年1月

政治作战学校体育系

6

郑英杰

1995年1月

1997年7月16日

政治作战学校体育系毕业

代理

周国双

1997年7月16日

1998年5月30日

副主任代理

7

萧松彩

1998年6月1日

2000年12月31日

改组为国家运动选手训练中心,政治作战学校体育系

8

林德嘉

2001年1月1日

2002年2月7日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博士

9

吴俊哲

2002年2月8日

2002年6月30日

国立台湾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

10

李仁德

2002年7月1日

2003年2月28日

国立体育学院体育研究所硕士

11

林德嘉

2003年3月1日

2004年5月19日

二任

12

彭台临

2004年5月20日

2005年2月28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职业教育哲学博士

13

黄启煌

2005年3月1日

2007年1月31日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体育系博士

14

吴俊哲

2007年3月8日

2007年11月30日

二任

15

洪志昌

2007年12月1日

2008年10月5日

台北市立体育学院运科研究所毕业

16

吴俊哲

2008年10月5日

2011年3月18日

三任

17

王汉忠

2011年3月18日

2014年5月25日

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博士

18

洪志昌

2014年5月26日

2014年12月31日

台北市立体育学院运科研究所毕业,二任

执行长

1

邱炳坤

2015年1月1日

2016年12月31日

第一任

2

林晋荣

2017年1月1日

2018年3月30日

第二任

3

李文彬

2018年4月1日

2024年2月

第三任

4

龚荣堂[7]

2024年3月1日

现任

场地设施

训练设施

田径场

斜坡跑道、沙滩跑道

风雨跑道

球类馆

举重场

桌球场

体操馆

篮球场

排球场

手球场

羽球场

重量训练室

技击馆

跆拳道场

拳击场

角力场

击剑场

柔道、 空手道和武术场

射箭场

棒垒球训练场

组装式游泳池

公西靶场

空间

行政大楼

教学大楼

选手宿舍

器材室

三温暖室

运动科学中心

视听室

防护室

医务室

整建计划

因为训练中心成立已久,教育部体育署启动了整建计划,第一期为改建球类馆和技击馆,已经在2014年3月竣工;第二期为宿舍、器材及监控中心新建工程,将拆除部分旧有营舍,兴建一栋地上8层、地下2层的宿舍、器材及监控中心、一栋地上3层的餐厅,工程于2017年7月31日动工[8],2019年3月15日举行上梁仪式,2020年6月完工开放入住[9]。

参考资料

^ 打造體育部 郭婞淳李洋莊智淵任籌備小組諮委. [2024-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0).

^ 體育部諮委新增林郁婷盧彥勳 首場會議9日舉行. [2025-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4).

^ 加速籌備運動部 7法規拚最快17日行政院會通過. [2025-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6).

^ 政院通过运动部相关法规 拼最晚明年8月挂牌

^ 运动部升格筹设1部、1署、3中心 最快明年正式挂牌上路,公视新闻,2024-10-17

^ 设运动产业发展中心 郑丽君:行政法人扮重要角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24-11-8

^ 江昭伦. 國訓中心執行長換人!國體大教授龔榮堂11日上任. 中央广播电台. 2024-03-01 [202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2).

^ 國訓新建宿舍動土典禮 董事長蔡清華出席. 联合报.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7).

^ 國訓新宿舍入住 選手更宅了. 中时新闻网.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外部链接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 2016年 [2008-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1) (中文(台湾)).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的Facebook专页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的Instagram账户

国家运动训练中心的YouTube频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国家运动训练中心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家运动训练中心设置条例

台湾主题 体育主题 高雄主题 建筑主题 中华民国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