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象棋比赛火热开赛:传统智慧与现代竞技的激情碰撞

短信通知设置

千年古都再燃象棋烽火

5月18日清晨,洛阳市体育馆外人头攒动。来自全市13个区县的256名棋手齐聚于此,参加第23届"牡丹杯"洛阳市象棋锦标赛。这项延续了三十余年的传统赛事,今年首次采用"线上预选+线下决赛"的创新模式,吸引了超过2000名爱好者报名。

"象棋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智慧密码",赛事总裁判长、国家级裁判王建军告诉记者,"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棋文化底蕴尤其深厚。"

赛场上的"无声厮杀"

走进主赛场,200余张棋桌整齐排列,只听见此起彼落的落子声。65岁的退休教师张建国与19岁的大学生李昊正在进行激烈对决。老张的"屏风马"布局稳如泰山,小李的"中炮过河车"攻势凌厉,双方鏖战至第47回合,最终握手言和。

  • 创新亮点:首次设立青少年组别,最小参赛者仅8岁
  • 科技赋能:使用电子棋钟和自动记谱系统
  • 文化融合:赛场周边展示宋代象棋文物复制品

民间高手崭露头角

来自偃师区的修车工刘志强爆冷击败上届季军,他告诉记者:"每天收工后都在手机App上练棋,这次专门请了三天假来比赛。"赛事组委会透露,今年草根棋手占比达43%,较往年提升15%。

明日看点:专业组卫冕冠军将对阵民间棋王,组委会特别开放50个观众席位,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领取观赛券。

傍晚时分,首日比赛结束。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将作为"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试点,后续还计划举办"街头象棋擂台赛"等群众性活动,让这项古老智力运动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