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指南《GB19079.9

短信通知设置

《GB19079.9-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9

部分:射箭场所》实施指南

一、射箭场所场地基础建设要点

(一)场地尺寸规划准则

1.室内场地最小宽度要求:室内射箭场地最小宽度不得少于20米。足够的宽度能够保证运动员在拉弓、射箭过程中有充足的横向活动空间,避免因空间局促导致动作变形,影响射箭效果,同时也降低了运动员之间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保障了训练和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一个标准的室内射箭俱乐部,若宽度过窄,当多名运动员同时训练时,可能会出现拉弓时肘部相互碰撞的情况,而20米的宽度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

2.室外靶位间距设定:室外射箭场地相邻两个箭靶外

侧边缘的间距应不小于1米。合理的靶位间距能让运动员在各自的空间内进行射箭操作,减少箭矢飞行过程中的相互干扰,确保每个运动员都能专注于自己的射箭动作,提高训练和比赛的质量。在大型室外射箭比赛场地中,严格遵循这一间距要求,能让众多选手同时进行比赛而不受干扰。

3.场地长度与射程关系:射程应不小于8m,场地长度需根据射程合理规划,要保证箭射出后有足够的空间飞行至靶位,并且在箭靶后还需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般箭靶后应设不小于1倍射程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箭矢穿透箭靶后继续飞行造成危险。例如在一个射程为10米的场地,场地长度除了箭道长度,在箭靶后至少还要预留10米的安全空间。;

(二)场地布局关键考量

1.室内场地布局优化:室内射箭馆起射线处箭道的宽度应不小于0.8m,这样的宽度能保证运动员在起射位置有舒适的站立和准备空间,方便他们进行瞄准、拉弓等动作。同时,箭道两侧应设置隔离栏或隔离网,防止箭支偏离箭道,确保射箭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箭矢误伤旁边箭道的人员。在一些高端室内射箭场馆,箭道不仅宽度达标,隔离设施也采用了高强度、透明的材料,既保证安全又不影响观瞻。

2.室外场地安全边界设置:室外射箭场地边界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范围,避免被飞行的箭矢误伤。最边缘箭靶外侧应设不小于20m的安全距离或等效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设置防护网等,确保;

即使箭矢因各种原因偏离方向,也不会对场地外的行人、

车辆等造成危害。在郊外的一些室外射箭场地,周边空旷,就通过设置高高的防护网和醒目的警示标识来保障安全。

3.场地功能区域划分:合理划分射箭区、休息区、器材存放区等功能区域。射箭区要保证空间开阔、无障碍物,便于运动员发挥;休息区应设置在远离射箭危险区域,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器材存放区要干燥、通风,妥善保存弓、箭等器材,延长器材使用寿命,同时方便取用和管理。像一些综合性的射箭运动中心,各个功能区域划分清晰,标识明确,大大提升了场地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先进设施设备配置策略;

(一)传统射箭器材选择要点

1.弓的质量与适用性判断:弓应取得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确保其材质优良、结构稳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等安全问题。同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射箭者选择合适拉力的弓,例如青少年初学者适合拉力较小的弓,而专业运动员则需要根据自身力量和技术特点选择合适拉力的竞技弓,以保证射箭的准确性和舒适性。在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和类型的弓,如反曲弓、复合弓等,商家应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产品供应给射箭场所。

2.箭的标准与安全要求:箭同样要具备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箭杆应笔直、材质坚韧,箭头要牢固且符合安全规范,不能过于锋利导致意外伤害,也不能在飞行;

过程中轻易脱落。箭的长度和重量要与所使用的弓相匹

配,以保证箭矢飞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不同射程

的射箭活动,要配备相应规格的箭,如短射程可使用较

短、较轻的箭,长射程则需使用较长、较重的箭。在射

箭场所,应定期检查箭的质量,及时更换有损坏的箭支。

3.护具的重要性与选择标准:为保障射箭者的安全,必须配备合格的护具,如护指、护臂等。护指能有效保护手指在拉弦过程中不被勒伤,护臂可防止弓弦回弹打伤手臂。护具要选用柔软、舒适且具有一定防护性能的材料制作,尺寸要适合不同体型的使用者,确保在射箭过程中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不会影响射箭者的动作灵活性。在射箭场所的装备采购中,要严格把关护具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防护装备。;

(二)智能设施设备引入趋势

1.智能靶位系统优势:智能靶位系统能实时准确地记录箭矢的命中位置和环数,无需人工去靶位查看计分,

大大提高了计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